

作为摩洛哥展台的负责人,留学生马鑫刚刚捧过泰国同学递来的冬阴功汤,转身又接过墨西哥同学做的卷饼……丽娃河畔,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大草坪最近变成小小“地球村”,来自73个国家的学生旗手亮相第十九届国际文化节,在此开起了“迷你世博会”Mini Expo各国风情展。

Mini Expo中心舞台上,各国特色歌舞、音乐等节目轮番上演,观众们手持特制的“护照”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,展开一场沉浸式的环球文化之旅。马鑫回想起,2018那一年,自己初到校园,不仅中文尚不流利,身边也没有其他摩洛哥同胞。为了好好代表自己的祖国,他连续熬夜,精心准备摩洛哥传统美食与特色展台装饰。

起初,马鑫以为这会是一段疲惫的经历,可当看到观众围着展台好奇提问,尝下第一口以小米、蔬菜为主料的传统食品“古斯米”便眼睛发亮,这也让他立刻爱上了这个校园里的特殊节日。“跟着音乐与各国同学手拉手跳舞,哪怕脚步慌乱,笑容也从未停歇。”


来自土耳其的丁梦乡是土耳其展位的负责人,今年是她第二次参加文化节。“第一次参加Mini Expo的情景还历历在目,我真正感受到中国校园里开放、包容、充满活力的国际化氛围。”这届风情展新增了阿联酋、所罗门群岛、巴哈马、巴林、希腊、塞尔维亚、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展位,来自更多国家的国际学生加入这场各国文化嘉年华。


国际文化节历经十九载,今年恰逢来华留学暨国际中文教育60周年系列活动,共有近100名国际校友从世界各地回到母校,还有来自兄弟高校的代表们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伙伴远道而来。其中,来自哥伦比亚的大卫·海纳就是华东师大校友,他用多国语言向大家问好,分享自己实现“中国梦”的秘诀。


作为2017届商务汉语本科毕业生,大卫・海纳在校期间不仅深耕汉语语言基础,更聚焦商务场景下的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——从国际贸易实务、跨境电商运营,到中国商业文化与经济政策解读……。毕业后,大卫在中国创办了自己的企业,为全球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,并讲授学术与商业课程。

哥伦比亚波哥大市议会高度肯定他在促进哥中经贸往来、文化沟通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。“无论我走到哪里,永远记得我的中国故事是从哪里开始的。”大卫说:“正是华东师大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的大门,让我从语言入门到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、经济,一步步走进中国的精彩世界。”

从1965年到2025年,从最初一个国家210名留学生,发展到现今同一校园114个国家的3100余名在校国际生。随着夜幕降临,文艺汇演启幕,中外学生合作弦乐伴唱《喀秋莎》,一起合唱《这世界那么多人》,带来歌舞《相亲相爱》,诉说在中国这一“第二故乡”的缘分与成长。
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