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末一则消息让国际舆论顿时热闹起来:中国经贸高层将正式赴美,开启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。而就在几天前,特朗普还在喊话中国交出稀土,不然就加200%关税钱程速配,转眼间,美方财政部长又放出“尊重中国”的软话,节奏变得太快,不禁让人怀疑,是哪边先服了软?
就在这场大戏的中场休息时,俄罗斯悄悄往前挪了一步,准备在中美博弈的空隙中捞点好处,算盘打得响,但算盘珠子落不落得准,还真得看中国这边怎么应招。
“谈得上桌”还是“谈着压价”?中美经贸棋盘再开局
说到底,中美能坐下来谈,说明谁也没打算真把对方彻底“掐死”。8月27日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说得很明白:他最快10月底或11月初就要和中方高层见面。这是第四轮谈判的时间点,离我们现在也就两个月不到。
其实前几轮谈得也不算轻松,日内瓦、伦敦、斯德哥尔摩三站跑下来,休战两次,关税暂停了九十天,到11月就要到期。也就是说,这次谈判就是“窗口期的窗口”,谁动作慢一点,可能就要被对方抢占先机。
而就在中方刚刚从加拿大访完,8月28日中国商务部官宣,副部长李成钢将直接前往华盛顿。别看这位李副部长名字低调,背景可不简单。欧盟那边谈了7年谈不拢的投资协定,最后就是他牵头拿下的。这次中美谈判,有他坐镇,美方如果想靠“临时加码”来逼中方让步,恐怕要失望。
特朗普前脚刚喊完稀土要涨税,后脚就看到中方代表启程赴美,气势上就先被压了一头。更有意思的是,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语气明显变了,不再把中国当“威胁”,而是开始强调“尊重”,说中国是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,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。这种表态,跟特朗普那种“你不给我就加税”的硬碰硬,简直天壤之别。
钱程速配
但别被这点“客气话”迷了眼。美方内部其实并不统一,财政部是温和派,商务部那边还是强硬派。特朗普一边喊大豆,一边推稀土,显然是想在谈判桌上多要点筹码。可贸易谈判不是拍卖会,谁价高谁赢,讲的是规则和互信。过度施压只会让对方起戒心,谈得反而更难。
稀土和大豆,谁才是真正的“王牌”?
这场谈判,稀土和大豆成了两个“关键词”。特朗普喊出200%关税那天,说的是中国垄断稀土市场,不给美国供应稀土磁铁就要“重罚”。听起来像是要打硬仗,但其实这招早就被中方预判到了。
中国稀土不仅储量多,加工能力也领先全球。全球60%以上的稀土都来自中国,而美国的军事装备和高端制造业,离不开这些关键材料。你要是把稀土比作工业里的“味精”,那中国就是厨房里唯一有调料的那家。特朗普想靠加税逼中国让步,反而会让美国企业日子更难过。
大豆这边也不轻松。特朗普在8月10日公开喊话,要中国多买点美国大豆,让农民不至于太难。但现实是,中国早就对美豆加了15%以上的关税,现在从南美买得更多了——巴西、阿根廷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。你美国涨价,我就换供应商,谁逼谁还说不好呢。
这两个领域都不是美国说加税就能解决的问题,背后是全球供应链的重新配置。特朗普如果真想让农民高兴,那恐怕得先让他自己别再乱喊话。
俄罗斯“趁火打粮”还是“自我感动”?钱程速配
就在中美你来我往、谈谈打打的时候,俄罗斯看准时机想抢个座。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说得直白:中美谈不拢,我们机会就来了。他还透露,2024年起中俄贸易额连续两年突破2400亿美元,这话听起来像是“喜报”,实则是“算盘”。
俄罗斯想趁中美摩擦之际,把自己的粮食、能源、大宗商品更多卖给中国,借机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压力。他们的经济学家佩斯卡娅也不藏着掖着,说中国市场对俄罗斯重要得很,尤其是粮食出口这块。
但问题是,中国不是“临时客户”。你想借着别人谈崩了就涨价,那中国未必愿意接招。更何况,俄罗斯出口的很多商品价格波动大,靠的是全球经济景气度。如果全球经济因为中美谈崩而下行,那你俄罗斯的单子也会缩水。
更现实的是,中国从来不靠“被动选择”来解决问题。就拿稀土和大豆来说,中国早就布局多元化供应。俄罗斯要在这种竞争格局中吃到红利,得看自己有没有真正的长期合作能力,而不是只想着趁火打粮。
谁说了算?不是特朗普,也不是贝森特
这次谈判能不能成,关键取决于一个词:诚意。中国的立场一直都没变:愿意谈,但不接受讹诈。外交部已经回应得很清楚,贸易战对谁都没好处,必须继续沟通;商务部也讲得明白,想谈就得先放下单边主义,不要口头说合作,行动上却搞胁迫。
这一点,李成钢的到访本身就是信号。他不是来“走过场”的,也不是来“看态度”的,而是带着明确策略来的。中国不怕谈,也不怕拖,更不会在原则问题上退让。
特朗普嘴上喊得凶,但最后能不能拿出点实际成果,还得看他愿不愿放弃那种“赢者通吃”的谈判思维。现在中美都是全球经济大国,谁也别想靠压倒对方来“胜出”,只有互相尊重,才谈得下去。
而俄罗斯,虽然在边上看得热闹,想趁机捞点什么,但中国也不是谁都能敲门谁都能进的市场。真正的合作,是看实力,也看诚意。
尾声:
这场中美谈判,不只是一次贸易磋商,更是一次态度的碰撞。特朗普不再喊“中国难对付”,不是变得温柔,而是意识到了现实。而俄罗斯的“野心”,在短期内也只能停留在算盘上。真正能在这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,永远是那个冷静、坚定、清醒看局势的角色。谈判桌上,不看谁喊得响,而看谁撑得稳。
参考资料:
中国经贸高官赴美谈判前,先去了加拿大,有深意
2025-08-29 10:45·直新闻钱程速配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